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

五年級第二單元 探索聲光世界 實驗4:製造彩虹色光

 五年級第二單元 探索聲光世界 

實驗4:製造彩虹色光

小組分組實際實驗並觀察

學生能正確操作實驗並觀察到彩虹色光。

晴天太陽光彩虹色散實驗步驟

1.      找一個照得到陽光,又有陰影的地方。

2.      準備噴霧器,並調整噴霧器的噴嘴。

3.      背對陽光,面向有陰影的地方噴水霧。

4.      調整噴霧器的噴嘴成細小水霧狀,能讓彩虹色光看起來更清楚。

5.      增加調整三稜鏡角度,觀察在陽光下產生色散製造彩虹色光實驗。

陰雨天彩虹色光實驗步驟

1.    將手電筒的光源照射在光碟片上,調整角度將彩虹色光投射在白色牆面上

2.    將手電筒的光源照射在三稜鏡上,調整角度將彩虹色光投射在白色牆面上

3.    備註:

      光碟片產生彩虹的原理是繞射與干涉。 光碟片上細小的凹槽像一個光柵,當白光(混合了各種顏色)通過或反射這些凹槽時,不同顏色的光(不同波長)會因繞射而分散,並在特定角度產生干涉,使得不同波長的光產生了建設性干涉,從而分解成我們看到的彩虹光譜。 

      三稜鏡彩虹的原理是「色散」,又稱「光的色散」。 當白光(包含各種顏色的光)通過三稜鏡時,由於不同顏色光的波長不同,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也不同(折射角不同),因此在稜鏡內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折射,導致光線被分離成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等顏色的光帶。





窗台陽光三稜鏡彩虹




雨後天晴虹與霓形成原理




操場陽光下三稜鏡彩虹


操場陽光下噴霧器彩虹(虹與霓)









 陰雨天教室內光碟與三稜鏡彩虹




教學目標重點歸納與記錄省思

1. 可指導學生合作,多人一起背對陽光噴水霧,可以讓彩虹色光看得更清楚。

2. 尋找彩虹口訣:背光而立,影子尾端(反日點)向上42°

3. 宜於上午或下午太陽斜射時進行,中午、清晨或黃昏因太陽光射入水滴角度的關係,比較不   容易觀察到彩虹色光。

4. 可以增加三稜鏡在陽光下產生色散製造彩虹色光實驗。

5. 陰雨天可以變更製造彩虹色光的實驗方式,教室內光碟與三稜鏡彩虹色光實驗》。


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

第二單元 探索聲光世界 實驗3:用放大鏡看物體

 第二單元 探索聲光世界

實驗3:用放大鏡看物體

小組分組實際實驗並觀察

小組透過放大鏡來觀察物體,當放大鏡和物體間的距離不同時,會看到不同的影像。

實驗步驟

1.      用放大鏡觀察距離遠近不同的物體,比較物體影像的不同。

2.      觀察桌上的圖案正立放大的影像。

3.      觀察遠方的圖案倒立的影像。






凸透鏡放大物體影像
(尋找同學的終極小密碼)





凸透鏡倒立物體影像
(走動尋找同學身體的倒立影像)







教學目標重點歸納與記錄省思

1. 若要用放大鏡看到倒立影像,可提醒學生將拿放大鏡的手臂打直,並且距離觀察的物體30公分以上(距離依放大鏡焦距、物體大小調整,物距越大倒立實像越小)。

2. 成像原理、焦點、焦距等在國小階段不涉及,為國中學習範疇。




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

第二單元 探索聲光世界 實驗2:製作簡易樂器

第二單元 探索聲光世界 

實驗2:製作簡易樂器

小組分組實際實驗並觀察

學生可依據所學到的樂器構造與發聲原理,設計、製作自製樂器。

實驗步驟

1.      兩人一組(1.2) (3.4)合作製作完成。材料:紙盒、橡皮筋、吸管。




2.      使用2個吸管調整紙盒上橡皮筋()的長度,並試著彈撥4條橡皮筋()

3.      觀察短弦和長弦音調的差異。

4.      調整音階低高變化。

5.      上台檢驗每組的音調高低變化(成功可加分喔!)

6.    小組實測兩個簡易鼓(高低相同,但鼓面大小不同)的音量大小和音調高低是否不同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各組上台(麥克風協助擴音)
音階低高變化










教學目標重點歸納與記錄省思

1.      可指導學生先查資料,知道樂器的發聲原理之後再設計製作。

2.      可以打擊樂器、弦樂器等原理較簡單的樂器為設計基礎。

3.      如果要使用自製樂器演奏曲調,可以利用相關的手機應用程式(app)幫助調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