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

六年級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 實驗2:固定施力臂與抗力

 六年級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 

實驗2:固定施力臂與抗力

小組分組實際實驗並觀察

當施力臂和抗力固定,槓桿達到水平平衡時,抗力臂長短與施力有什麼關係?

實驗步驟

1.   在支點兩邊找相同位置當作施力點和抗力點,並掛上相同重量的砝碼。例如兩邊第1格的位置各掛120克重的砝碼。

2.  依序改變支點左邊的抗力點,例如第234⋯⋯格位置,當槓桿達到水平平衡時,記錄右邊施力點的砝碼重量。


















教學目標重點歸納與記錄省思

1.  測試前,要先調整槓桿實驗器上的平衡鈕,使支點兩邊保持水平平衡。

2.  操作槓桿實驗器時,支點左右兩邊皆可當作抗力點或施力點, 若怕學生分不清施力點與抗力點,可用不同顏色的標籤紙貼在槓桿實驗器上協助辨識,並在槓桿實驗器下方放置抹布,避免實驗中砝碼不小心掉落造成較大聲響。

3.  掛上砝碼時,可指導學生先用手輕輕扶住槓桿,再掛上砝碼。

4.  此實驗建議不要在抗力點上掛上過重的砝碼,否則施力點的砝碼可能會因數量較多接觸到桌面,使實驗結果出現誤差。

5.  學生可藉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(1) 抗力臂越長,施力點所掛的砝碼重量就越大。(2) 抗力點在第6格,施力點掛的砝碼重量最大;抗力點在第1格,施力點掛的砝碼重量最小。

6.  學生說出結論(1)當施力臂與抗力固定,抗力臂越長,施力越大。(2) 施力臂與抗力臂的長短,會影響施力大小。施力臂大於抗力臂,施力會比抗力小(省力);施力臂小於抗力臂,施力會比抗力大(費力);抗力臂等於施力臂時,施力與抗力一樣大(不省力也不費力)。



六年級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 實驗1:固定抗力臂與抗力

六年級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 

實驗1:固定抗力臂與抗力 

小組分組實際實驗並觀察

當抗力臂和抗力固定,槓桿達到水平平衡時,施力臂長短與施力有什麼關係?

實驗步驟

1.  在支點左邊找一個位置當作抗力點,並掛上固定重量的砝碼作為抗力。例如第3格的位置掛2個20克重的砝碼。

2.  將支點右邊第1格的位置當作施力點,掛上砝碼,當槓桿達到水平平衡時,記錄右邊施力點的砝碼重量。

3.  依序改變施力點位置,例如第234⋯⋯格,並記錄右邊施力點的砝碼重量。


















教學目標重點歸納與記錄省思

1.  測試前,要先調整槓桿實驗器上的平衡鈕,使支點兩邊保持水平平衡。

2.  操作槓桿實驗器時,支點左右兩邊皆可當作抗力點或施力點, 若怕學生分不清施力點與抗力點,可用不同顏色的標籤紙貼在槓桿實驗器上協助辨識,並在槓桿實驗器下方放置抹布,避免實驗中砝碼不小心掉落造成較大聲響。

3.  掛上砝碼時,可指導學生先用手輕輕扶住槓桿,再掛上砝碼。

4.  按照課本數據進行實驗,在施力點改到第45格時,會出現僅掛上20克重砝碼時,無法使槓桿平衡的狀況,此處可指導學生使用砝碼的規則為由重到輕

5.  學生可藉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(1)施力臂越長,施力點所掛的砝碼重量就越小。(2)施力點在第1格所掛的砝碼重量最大;施力點在第6格所掛的砝碼重量最小。

6.  學生說出結論當抗力臂與抗力固定,施力臂越長,施力越小



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